耿仁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兼任中国列宁思想研究会理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哲学硕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各一项,在《哲学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代表性学术论文:
《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的哲学批判》,《哲学研究》2024年第4期(CSSCI),独作,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域下的历史主动性思想》,《甘肃社会科学》2024年第4期(CSSCI),独作
《恩格斯与俄国民粹派的思想交锋及其历史影响》,《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3年第4期(CSSCI),独作
《习近平关于社会革命重要论述的四重维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3期(CSSCI),独作
《中国共产党人共产主义观的百年发展与历史逻辑》,《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2期(CSSCI),独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早期俄国民粹主义的评析》,《理论视野》2023年第2期(CSSCI),独作
《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的辩证批判及其重大意义》,《理论视野》2021年第4期(CSSCI),第一作者
《共产主义科学内涵的三个维度及其当代意义》,《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CSSCI),第一作者
参著:
《通往现代文明的“列宁道路”:探索、争论及启示》,吉林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什么是共产主义》(广州出版社2022年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报告(2018)(2022)(2023)》
主持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历史与革命的辩证法:列宁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研究”(24FKSB023,在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研究”(24JD710007,在研)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一般项目“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研究”(24LLMLC070,在研)
作为课题组成员参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之治’的世界意义研究”(20ZDA012,已结项,结项等级:优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19AKS007,已结项,结项等级:良好)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研究”(22LLMLA006,在研)
本科生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研究生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