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桑玉成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讨”之五)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了以多学科学术研究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事业,2023年5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主办了北京大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多方面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期先行刊发徐显明、钱乘旦、陈学明、罗方述、桑玉成、孙蚌珠、冯仕政7位与会学者的学术见解,以飨读者。

1.jpg

作  者:桑玉成,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是一个宏大的议题,也是一项重大的任务,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题中应有之意。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时,在听取了上海市的有关情况汇报之后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一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两个命题侧重点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命题,具有非常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要从时空背景的视角来认识和把握这样两个重要理论命题的深刻涵义和重要意义。什么叫时空背景?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的古北社区是个什么样的社区?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考察这个社区?虹桥街道的古北社区距离虹桥机场比较近,是上海比较早的一个国际化的大型居住社区,常住居民有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依然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境外人士,大多数来自韩国、日本和我国的台湾。在这个国际化社区里,建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市民中心,里面有会议室、阅览室、居民食堂和活动室。社区常有一些公共性的事务,居民们常在这里开会商量。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随后在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这里设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的第一批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其中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虹桥街道的这个市民中心时,上海方面汇报了这个市民中心的情况,包括这个社区如何就一些公共事务听取大家的意见后做出决定;基层立法联系点如何就相关法律草案听取人民的意见,然后综合这些意见直接反馈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了这些工作汇报后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我们重要的立法、公共决策都是充分酝酿,依照程序,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涵义是非常丰富、深刻的,总体上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层意思:我们承担着政治发展的任务;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人民民主是推进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全过程民主主要体现为我们的立法和决策都是充分酝酿、经过程序、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系统阐明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首先用八个“能否”给出了一个国家民主与否的考量指标。他指出:“我说过,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他还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期限越来越近,“任重道不远”,这就需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到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具体来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政治发展,需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量:

一是要锚定我们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来规划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明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在建党一百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愿景已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在新中国建立一百年之际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愿景需要着力推进。应该注意到,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我们设定的限定词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其中关键性限定词,可以说都是政治发展的任务,需要推进政治发展才能实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建构,无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规定了内容。

二是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要求来具体部署。2019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就此作出了具体部署。按照这个部署,我国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之际,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的部署是与上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完全一致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关于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原则性部署,是达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安排。本来,按照惯常的工作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后,应该掀起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但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或多或少影响了这样的正常进程。因此,在经历了三年的新冠疫情侵扰后,积极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期非常迫切的任务,更是决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实际进程的重中之重。

三是在今天这样复杂多变的全球背景下,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是对人类政治进步和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近年来,西方的民主理论和民主实践不断地受到冲击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形塑新型的民主治国形式,不仅对本国的政治发展,而且对人类的政治文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毫不夸张地说,社会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处于在围堵中生存、在批评中奋进、在质疑中前行、在曲折中成长的进程之中。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东欧的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即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成就,来回应世界变化带给我们的严峻课题。

经过30多年的奋发图强,中国共产党人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成功地走了出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了三个“意味着”的论断,其中之一即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显然,这其中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内涵。

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必将塑造一种新型的政治民主形态,并以此奠定社会主义的政治根基。

原文链接:桑玉成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讨”之五)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