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真理指引航向,理想照耀征途。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我校举办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理论研讨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深邃思想和伟大实践,引导广大师生感悟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感悟人民领袖的崇高风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加坚定和自信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本报对与会嘉宾主题发言进行摘登,与读者共同学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学习体会
孙蚌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共有21个专题,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通过学习研究,笔者认为把握以下三点,有助于更好地学习领会、把握这部著作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一是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思想内容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去学习、研究、领会和把握。既要把它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作为一个整体,又要把它和其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相关重要文献作为一个整体。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是如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根据中国和世界的不断变化,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
二是站在认识三大时代课题的高度理解和把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思想内容。在这部著作中的21个专题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做出了深刻回应和解答。学习研究这部著作的专题内容时,既要深刻理解专题的具体内容,又要把专题内容放在三个时代课题中学习研究和把握。
三是学习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思想内容,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深刻认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理解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从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四卷关于外交的论述
张清敏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出版发行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中专门涉及外交的讲话、致辞等19篇,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最新发展,阐述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内容博大精深、理论和现实意义重大。笔者学习后受益颇丰,有三个突出的体会。
第一,有关历史的阐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忘初心、始终牢记使命的主线,用历史之光照亮未来。全书21个专题中,从开头的“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有关历史学习的部分的内容,自始至终贯穿着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科学把握,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处理对外关系的智慧和战略、国际斗争的经验和成就以及对未来的启示,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应该怎么做,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坚定决心,明确了外交的任务,那就是“首先还是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这个中心,服务发展,促进发展,更加积极有效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解决各种不可持续的问题,为维护中国在世界上不断延伸的正当权益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第二,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之际,为世界该怎么办提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这一内容在第四卷中有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让这个思想体系更加丰富、充实和完善。具体来说在思想基础上包括积极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内容上包括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等倡议;在途径上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等。这些内容体现指明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共同奋斗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回答了中国该怎么办和将怎么办的问题。第四卷收录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从2020年2月开始发表的文章,那时正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际。在这时期内,新冠施虐、民粹主义升温、保护主义抬头,舆论战和话语权之争日趋激烈,中外关系更加复杂。第四卷的内容为中国发展指明了道路,坚定了信心,那就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争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改革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支持公道、伸张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坚持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世界贡献公共产品和机遇;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争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第四卷关于中国外交的内容从大局观、历史观和角色观念,进一步明确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以及如何去的问题,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阐发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其深刻内涵需要持续学习、不断领会,才能贯彻到自己的科研、教学和各项工作中。
(作者为北京大学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系主任、教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
最新丰富与拓展
郇庆治
不久前中英文同时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既是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阐述的一部重要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具体来说,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来加深理解与学习其中所体现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丰富、新拓展。
其一,从与其他三卷内容相比较的角度来看,第四卷共收入了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5篇文章,分别是在一个经济会议、两个专题学习、两个座谈会上所发表的讲话:“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可以看出,相对于第一卷收入的3篇、第二卷收入的5篇和第三卷收入的4篇,以及所阐述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主题,第四卷保持了收入数量的相对稳定性与主题的高度连续性,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世界。
其二,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以新发展的角度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后两卷都属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确立之后的内容。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果说第三卷收入的3篇文章其中2篇都来“5·18”讲话,那么,第四卷收入的这5篇文章就更集中地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那时以来所取得的最新丰富与拓展,即坚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协调推进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实施以“双碳”战略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其三,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来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前四卷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更加完整地展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确立过程和丰富理论意涵,从而可以理解它如何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为什么、建设什么样的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如果要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涵做更加细致深入的理解,还可以结合2022年初出版的习近平同志的《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书——它收入了习近平同志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到2021年底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代表性论述,共计79篇,做更进一步的文献与理论研读。
(作者为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的媒介、路径、机制及其经验研究”阶段性成果)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的原创性贡献与方法论意义
孙来斌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不断丰富发展的重要理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4卷对此有生动的记录和深刻的反映。第1卷第12专题“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第2卷第17专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3卷第17专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4卷第18专题“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均对此予以集中专题反映。在第4卷第18专题中收录的第一篇文章,是2020年5月习近平在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致辞中的部分讲话,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概念。这一专题收录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著作十篇。研读这十篇重要文献,重温前三卷相关内容,深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的原创性贡献、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出重大的原创性贡献
其一,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提供了价值共识基础。马克思曾说:“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那么,在当今时代,在存在民族间纷争、国家间冲突的情况下,人类还有无共同的需要?如何反映这种需要?“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425页),因为它反映了当代全人类的共同需要,生动勾勒出当代人类生活的应有景象,既是对西方“普世价值”的批判性超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崭新创造。
其二,为处于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提供“普遍交往”新答案。就形成原因、复杂程度、解决方案等方面来看,当今世界需要解决的问题远远超过了两种制度之间矛盾的范围。就中国而言,我们既要直面资本逻辑与全球性挑战问题的特殊纠缠,也要处理东方与西方之间制度与结构的双重摩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了人类同舟共济、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反映了一种新型的、哲学意义上的人类“关系性存在”,为处于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提供了“普遍交往”的新答案。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这一重要理念具有多方面的方法论意义,从解决“两制共处”问题角度来看,应重点把握三个辩证统一。
其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从世界范围看,今天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社会主义代表人类进步方向、资本主义仍然占据优势的时期,也是人类面临共同挑战、共同问题逐渐增多的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处理两种制度国家之间关系需要有新的思路,绝不能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之提供现成答案。相比马恩列的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既体现了相承之“脉”,又体现了创新之“进”,为我们提供了处理两种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行动指南。实现两制国家关系从交锋转向交往、从对抗转向对话、从互斥转向互容,是我们的现实目标。当然,我们强调合作但不惧斗争,努力在斗争中实现合作;尊重制度差异,但不忘人类大同,争取在存异中求同。
其二,利用资本主义与超越资本主义的辩证统一。从历时态来看,社会主义是后资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取代和超越。就共时态而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共处,既有对立和斗争,又有竞争和合作。“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作为一对矛盾共同体,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同一性,为我们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三,追求人类解放与尊重道路自主的辩证统一。“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77页)站在21世纪的今天理解列宁的这一论述,可以得出新的体会。“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无疑表达了人类追求解放的坚定信心,而“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表明具体走法的多样性,即时机先后不一、道路不尽相同、特色各自有异等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信人类解放必定能够实现。至于其他国家在何时、以何种方式、通过何种路径走上社会主义,这是其他国家人民自己的事情。我们“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451页)。美国前驻华公使傅立民说:“中国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成为其优势。与美国和苏联不同,中国在意识形态上没有充当救世主的欲望。若有其他国家试图模仿中国制度,中国人自然觉得脸上有光,但其并不介意其他国家内部究竟如何治理。”([美]傅立民:《美国正造就一个可能无法战胜的敌人》,《人民日报》2019年7月24日)这一评论体现了美国人的观察视角,倒也不无道理。
(作者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副主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从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许宝友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全方位转变。从发展趋势上说,它具有必然性、普遍性,是不可抗拒的世界历史潮流。但就实际进程而言,它也存在偶然性、特殊性,是曲折发展的。如果从19世纪中叶算起,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走过了超过150年的历史岁月,今天已到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刻。立足当下,集各种现代化思想理论资源和各国现代化实践经验教训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用,是新时代中国学界和理论界肩负的重大责任和艰巨任务。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化研究中绕不开的一个问题,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几次热潮都与社会主义密切相关。20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式的‘中国现代化’”是重要的话题和主张。改革开放后的80至90年代中国学界出现现代化研究的高潮,主要动因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动。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现代化研究热潮的再次兴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思想渊源上说,社会主义是支撑现代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重要思想观念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出过社会的现代发展,特别是现代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理论,但并没有形成关于非西方世界发展的系统理论。可以说,现代化与资本主义化是“重叠”的世界历史进程,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则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和超越,从长远来看,现代化只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目标,而非终极目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是《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从实践层面看, 俄国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制度的历史性飞跃,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起点。从苏联开始,现代化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追求。在100多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中,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20世纪80至90年代的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遭遇严重挫折,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教训。
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不仅为中国自身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向好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势必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式现代化没有步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尘,经过“串联式”的顺序发展,而是后来居上,走“并联式”的综合现代化路子,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等多头并进、叠加发展。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
现代化和社会主义都意味着文明进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图景。一方面形成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紧密结合、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个文明”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清晰,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路更加明确。
中国式现代化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应对世界面临的挑战、解决人类遇到的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蕴含的整体性思维、创新性实践、制度性优势和包容性文化等,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对世界各国克服前进方向之困、道路选择之惑、国家治理之难提供新的视角和选择。
(作者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编辑部主任、研究员)
在学习中促进课程思政教学
和新时代重大理论研究
彭莹莹
一、读原著学原文,在学习中树立理论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读原著学原文就是学习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专业路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文字载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的、系统的成果。最新的成果要求我们阅读一手文献,精准掌握其根本观点及内在逻辑、新专题及新思考;系统的成果要求我们全面系统学习,而非只读某一专题、某个论断论述,即“十个明确”所框定的21个专题、109篇文章。理论自信正是在这样精准、系统、深入研读原著原文的基础上才坚实地树立起来。
二、悟原理知原义,在研究中勇于理论创新
思想理论不能够阐释清楚,政治实践行动就难以到位,理论的生命力又在于创新。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理论创新的规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是理论创新的内容。这些方法和内容都原原本本地体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需要我们带着学习和研究的态度悟原理知原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科研工作者同样要有直面重大课题的学术担当和勇气,并继而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深耕细作。
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在教学中增进政治认同
“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马克思主义最早在这里传播和研究,共产党人虔诚而执着地为民族独立和现代国家转型探求真理、孜孜以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反映了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这个实践是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发展而来,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从改革开放前的“四个现代化”到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后有着深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学理,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这本教材,方能在道理的阐述中对社会主义至信而深厚。
(作者为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助理教授)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