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韩毓海:深刻领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

在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发展阶段的论断;在对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新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他阐释了第三个问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只有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刻领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才能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

1.jpeg

《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新发展格局是什么?是一个发展阶段的边界,意味着以前的发展阶段结束了。实质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的全球化进程走向终结,资本支配劳动,西方和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走到边界了,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全球产业链走到边界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遇到了严重瓶颈。暂且不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是机遇还是挑战,首先这是个事实,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共产党人办事,是从事实出发的。

为什么要提新发展格局呢?这既是基于现实的挑战,也是基于对大局和大势的判断,事实就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80年代落实的发展方式走到边界了。在经济发展模式走到边界的同时,全球政治的挑战出现了。

当年卡尔·施米特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经济不能代替全球政治,政治是斗争,斗争是妥协的基础。20世纪下半叶为什么出现全球妥协?因为全球斗争达到边界了,政治斗争造成了经济妥协。发达国家以经济妥协来换取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的某种妥协,结论是——只有在斗争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妥协。所谓妥协,是建立在斗争的物质基础之上的。我们国家之所以能站得住,就是因为我们在世界古老文明中,在发展中国家中,是唯一通过革命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国家独立的。没有革命战争的胜利,就没有独立发展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毛泽东同志1936年的一段话,至今都对我们有启示意义。他说:‘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的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被敌逼迫到被动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地恢复主动地位。如果不能恢复到这种地位,下文就是失败。主动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体的、物质的’。”

这段话回到了我们的初心。马克思说,革命需要物质基础,需要具体的、物质的基础,军事斗争的胜利是我们一切妥协的前提。试想,如果没有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对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胜利,帝国主义会妥协吗?我们的开放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前提是帝国主义不得不妥协。这是非常清醒的论断。这就回答了科耶夫当年和卡尔·施米特的那个争论。

什么是把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努力炼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没有任何人能打倒我们、卡死我们!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如何从共同体的角度看问题呢?

从共同体的角度说,“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是一个有机体。

从经济活动这个有机体说,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一个有机体。就生产活动而言,资本、劳动、资源、管理、技术又是一个有机体。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就像人们讲的要调理好统摄全身阴阳气血的任督二脉。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

为什么不能把畅通经济循环理解为畅通物流呢?因为流通这个范畴,最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易经》认为,力量、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的,旋转着上升,之所以旋转,就是因为彼此制约的运动。欧洲的科学很晚才注意到这一点,欧洲牛顿力学的办法就是直线式的,垂直落体运动。卡皮罗观察到了洗澡水的旋转,而直到19世纪20年代,科里奥利从地球的旋转这种联想中才解释了它,从而解释了洋流、飓风、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科里奥利力。

思维不是直线的,而是旋转的,历史的意志不是大多数的平均数,而是像波浪一样,是水流在彼此制约作用下的涌流——这种旋转的思维,在西方就是所谓艺术的思维——尼采谓之“轮回”。而他的这个说法,比较接近于辩证法的螺旋式运动。

人类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史,总是在直面矛盾、克服危机中螺旋式前进的。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华文明史,从来没有一马平川的道路,辉煌从来与苦难相伴随,不经历苦难,就没有辉煌,有了苦难,也不见得就能有辉煌。只有历经苦难、曾经实现过辉煌的民族,才能谈得上伟大复兴——这也是辩证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这也体现了辩证法。“全面”,首先就是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学说,即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彼此矛盾、互相制约的角度去谋篇布局,不能再搞“单打一”。我们要正确决策,就要比较全面地摸透社会各个领域的情况,摸清它们之间互相矛盾、制约的关系,这是我们党的学风,也是工作作风。

总而言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根本,是重点,是总目标。以前我们搞土地改革,搞工业化、市场化,都只是手段。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社会主义社会散了摊子,一切都谈不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针对这个重点目标提出来的。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这一系列思想的创新点,就是把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共同体——人民放在发展和生产力的前面,把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安全放在心上,把提高劳动质量、科技创新放在资本的收益前面。简单说,就是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经济发展前面。这就是我们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原文链接:深入理解新发展格局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