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北京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的重要时间节点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讨论并通过了郝平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北京大学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和中共北京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团结和激励北大师生扎根中国大地,奋进时代征程,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奋力谱写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篇章,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学习贯彻北大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是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为引导师生员工进一步深刻领会第十四次党代会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第十四次党代会的部署上来,党委宣传部特邀请校内专家学者、理论骨干,结合北大实际撰写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贯彻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加强有组织科研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探索
——论学习贯彻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是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的重点信息。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强调,“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大学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高校的科研生产活动“如何被组织以及组织得如何”便关系到民族与国家的竞争力。在社会主义中国,高校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是为了服务于国家战略。北大作为我国高校的标杆,必须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中有组织科研的一面旗帜。
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加快了取得突破性成果的进展。五年来,北大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研攻关方向,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积极承担国家科研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1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9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42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8项(其中有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形成系统化、多层次的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重大科学设施,在集成电路、纳光电子、塞罕坝生态系统、口腔医学等领域方向新认定11个国家级平台,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完成实体化建设,学校现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基地3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20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2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1个(首批),建成8个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公共平台,为取得重点领域创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服务融合发展战略,入选教育部首批融合示范高校,碳基电子入选科技委首批科技重点实验室,科技经费连年大幅持续增长,人均科研经费位居高校前列,规划建设先进技术大厦。以云-端融合系统的资源反射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数字视频编解码、原子钟、碳基集成电路、新结构微纳电子器件、国产自主中央处理器、爆轰发动机、未来基因诊断、微型双光子显微成像、激光加速器、新一代干细胞技术、血液病治疗“北京方案”、急性肾衰竭临床防治等为代表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
加强有组织的科研,须与自由探索统筹推进。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尊重人才,“加强对科研活动的科学管理和服务保障,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创新环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进一步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维,不能简单套用行政管理的办法对待科研工作,不能像管行政干部那样管科研人才。北大具有自由的学术传统,北大人具有为了“探求真知、报效国家、振兴中华”而有序自我组织的深厚情怀。有组织的科研,显然是为了更好的科研,而绝不是为了建立一套学术官僚科层体系。北大人“敢于斗争”的精神,在较大的可能程度上,保证了关于加强有组织科研的实践探索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指向学术科研领域内的“自由人之自由联合体”状态的。此次大会提出,在未来五年,北大要继续改革攻关机制,打造多层次的有组织科研体系,尊重学者学术志趣,维护宽松的学术环境。
加强有组织的科研,须与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相配套。有组织的科研必然意味着个人的科研努力会有效融入科研组织集体的总体成绩中,产生集体科研绩效大于个人之总和的现象。这也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老一代北大人能够取得世界领先成果的社会主义科研组织方面的原因。当然,还有很多北大学人长期隐姓埋名,为国家的重大科技攻关做出关键贡献。而国际上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科研评价上的表现就在于过分强调个人。如果国内高校不加辨析地与国际接轨,过于看重世界大学排名,就可能在开放中部分地迷失自我。这将从微观基础上削弱社会主义高校的科研组织优势,迫使各个科研团队各自为政,形不成合力。此次大会提出了,要久久为功,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强化“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显然,“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最符合有组织科研的需要,但其前提在于破除潜在的负向激励机制,让科研人员能够并敢于“功成不必在我”。如此,方能真正贯彻“北大发展的成果必须由师生共享”的原则,尤其是对于为有组织科研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科研人员。本次大会也提出,要提升学术管理服务质量,优化学术评价体系,坚决破除“五唯”,完善分类学术评价制度,杜绝“一刀切”评价;要科学设置评价周期,突出中长期导向,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实施科研“精准管理”,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要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潜心研究、崇尚创新、严谨求实、诚实守信的学术氛围。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北大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赓续北大红色血脉,坚持守正创新,扎根中国大地,就一定能完善有组织的科研机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北大特点、符合学科特征的分类评价体系,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效力,树立有组织科研的新时代旗帜,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北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吴文)
原文链接:加强有组织科研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探索——论学习贯彻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