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十讲》出版

1.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一次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

由此,研究出版社特邀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推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十讲》,由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十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度剖析,开设十讲。立足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展开系统研究,对于当下如何理解和践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十讲》涉及的主要问题:

                         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怎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路径是什么?

                         在实现这一结合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积累了哪些经验?

                         在结合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处理好哪些重要关系?

                         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理论阐释?

                         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如何增强中华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和繁荣发展?

围绕上述问题,本书的作者们主要就以下思想和观点尝试着进行了学理的探讨和阐释:

第一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造史。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实现理论上的创新。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的重要启示就是坚持理论创新与理论守正相统一,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互动,坚持理论创新与理论借鉴相统一,坚持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同步。

第二

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这一结合既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又有利于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科学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不断推进二者相结合并产生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地位,二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三是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三

在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从进行“结合”探索到创立“结合”理论、确立“结合”原则,是认识发展中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在总结百年来“结合”探索丰富经验基础上实现的又一次飞跃,使党的“结合”理论、“结合”原则发展成为 “两个结合”。坚持“两个结合”是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实践成果,也是提出“两个结合”的实践基础、时代背景。“两个结合”思想原则的确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两个结合”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

第四

“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在理论框架上是新的突破,在思想内涵上是新的飞跃,在实践效果上是伟大创造。具体表现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思想文化基础,这一“结合”凝结为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一方面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标志着中华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奠定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心理基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中国特色”的文化基因。

第五

实现“两个结合”,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一元指导与繁荣发展的关系,即“一”与“多”的关系;二是立足实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正确处理好“理”和“事”的关系,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论新方法;三是不忘本来,坚持以中国文化为载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中国文化为载体,正确处理好“古”和 “今”的关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四是吸收外来,坚持洋为中用,积极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正确处理好“中”与“西”的关系;五是面向未来,坚持以综合创新为方法,正确处理好“常”与“变”的关系,不断从中国实践中概括出中国理论,再用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贡献,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第六

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把二者简单地叠加或拼凑到一起,而是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提炼出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强联合。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根本实现途径。只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前提,才能更好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落地生根。

第七

“两个结合”的新概括,是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而又无比豪迈的伟大斗争在理论上的结晶,是民族复兴伟业取得节节胜利、因而确立“文化自信”的展示,是凝聚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理论指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其最重要的理论品格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新飞跃,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思想和方针的保证,推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宏伟事业大踏步向前发展。

第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文化滋养,有助于增强“道路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文化基因,有助于增强“理论自信”;为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提供深厚历史底蕴,有助于增强“制度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根基和底气,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

第九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体现,不仅是民族工作的主线,而且对于凝聚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十

“两个结合”科学地总结了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及研究成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入辩证综合、守正创新的文化自觉新境界,擎起当代中国文化复兴的光辉旗帜。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通,是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课题。超越近代以来“全盘西化”与“儒学复兴”的两极震荡,以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否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否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否有利于实现“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为标准而择取、诠释、重构中国传统文化中真理性、人民性、时代性的精华要素,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

2.jpg

3.jpg

扫码购书~

原文链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怎么学?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