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顾海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上的学理和哲理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六个“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理论特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在学理和哲理上的运用和创新。

一是在世界观上,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立足中国国情、拓展世界眼光、把握时代变迁的理念;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系统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式现代化从世界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高度,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解决中国的、也为探索世界的现代化问题作出贡献。

二是在价值观上,深刻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中蕴含的让人民获得解放是根本价值追求的信念。“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中国式现代化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是在历史观上,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坚持历史主体、把握历史主题、坚守历史自信、保持历史耐心,永远把住历史进步的立场,不断推进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进展。

四是在文明观上,坚持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现代化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式现代化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融入中华文明观的精粹和精华,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以中国新文明观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五是在民主观上,中国式现代化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切实、更有成效地实施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人民民主,重在“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民主是民生的政治保证,民生是民主的重要体现。要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六是在生态观上,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这六个“观”,深刻地落实于中国式现代化主要内涵和本质特征之中,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内在的学理和哲理规定。其中,世界观落实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特征”的理论和实践之中;价值观彰显于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目标之中;历史观呈现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的探索之中;文明观体现于“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之中;民主观凸显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提升美好生活的质量和水平;生态观体现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之中,“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六个“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有着深刻的联系。要在六个“观”和“六个坚持”的结合上,深刻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和哲理,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体系”上呈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谛。

(作者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原文链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上的学理和哲理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