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至2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承办,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协办的第二期“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发展倡议研修班”在北京举行。本次研修班汇聚了来自非盟委员会、津巴布韦、巴勒斯坦、墨西哥等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8位代表。学员们通过为期两周的系统研修与深度交流,不仅加深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实践路径与世界意义的理解,更进一步明确了全球发展倡议的核心内涵与合作机遇,为后续开展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合影
研修班开班式于9月13日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举行。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熙国在致辞中着重阐述了研修班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发展提供新范式,本次研修将通过知识共享推动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服务全球发展倡议落地。
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代表恩迪·姆兰加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与发展中国家自主发展权,呼吁构建公平包容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代表艾丽卡·蒙日结合地方治理经验,赞赏了中国通过长期规划实现减贫与创新的发展路径,提出将借鉴中国“根植于自身历史”的发展范式完善本土政策。
在为期两周的研修中,学员们不仅通过专题讲座系统学习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智慧城市创新、贫困治理等领域的政策与实践,更通过实地考察北京规划展览馆、中关村科学城、中铁十六局、国家能源集团新技术研究院等地,直观感受中国城市规划、科技创新、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同时,研修班于9月21日至9月24日赴武汉调研考察。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协助下,学员走进武汉市黄陂区,深入了解中国乡村文旅融合成效;走访未来家园三产融合园区,切实体悟高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活力;探访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中国车谷展示中心,实地感知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的发展态势,并通过亲身体验无人驾驶汽车,直观触摸前沿创新的强劲脉搏。这些中国实践成就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为全球南方国家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调研考察后,非盟委员会代表皮斯·穆图瓦表示,中国生态循环农业和精准扶贫模式为非洲提供可复制范本,中国式现代化兼顾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平衡值得全球南方国家借鉴。

实地考察
9月26日,研修班结业典礼举行。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总部的福琼·查西先生和非盟委员会的皮斯·莉迪亚女士代表全体学员向中国政府提供的本次研修学习机会表示感谢,并期待推进相关领域的政府间合作。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助理孙一平为全体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